考古发现过程
亚历山大东征之前,除了少数人之外,外界并不知道波斯波利斯的存在,古希腊的作家和圣经的作者从来没有提到过该城,因此学者们猜测这并不是波斯帝国的行政中心,而只是一座宗教圣城。它的作用是举行新年庆典,仿佛古巴比伦的同样仪式。公元前462年以后,古波斯国王就很少来到这里,而后它逐渐成为国王的陵园。百年之后希腊军队焚毁波斯波利斯,所产生的灰烬与风沙掩埋了这座辉煌建筑大部分的残骸,它们与许多古文明建筑一样被大自然掩埋,被人类遗忘。
工业文明之前,交通与通讯工具的水平使得任何长途旅行都是异常艰辛,旅行家都是不怕艰苦,心怀迷恋,意志坚强,同时具备天文地理常识,还有诸多能力。正是因为他们的执著与热爱,带来了很多意外的发现,是他们的旅行见闻带给考古学家极大的启发,共同避免了古文明的失忆。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荣耀,从公元4世纪开始吸引了许多旅行者,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后,伊斯兰地理学家们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这对遗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对古典作品重新觉醒的认识,尤其是对有关大流士城市的毁灭者亚历山大大帝的著作的了解,激发了西方对波斯波利斯的兴趣,欧洲最早的记载是15世纪,直到1618年它才被确认为是从前的阿契美尼德都城。
1878年波斯波利斯所在的法尔斯省的省长出于寻宝目的,派遣了600人进行发掘,对挖出的物品未作任何记录。然而他的助手对这一工程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于1896年以福尔萨特笔名出版了《波斯遗迹》一书,书中绘制了这些建筑物的平面图和草图。
1883年的波斯波利斯
旅行者留下的印迹

1924年波斯政府邀请德国考古学家提供一份详细发掘波斯波利斯的提案,1931年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再度发掘,由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提供赞助,今天对波斯波利斯的了解都是以这次发掘为根据。
被风吹来的沙粒和尘土在波斯波利的旧址堆积,覆盖了灰烬和遗址,把他们埋在厚达8米的土层下,躲过了时间和盗猎者的破坏,1931年在德国考古学家赫茨菲尔德和接任者施密特的先后指导下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的发掘者挖出了这些灰烬,他们证实了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对那场大火的记载。
许多雕刻品保持如此完整“就像昨天刚凿刻出来那样干净、新鲜、轮廓分明。”他们几乎使世界上现存的古波斯艺术收藏品增加了一倍。
从波斯波利斯的平台上清走了灰烬和碎石之后,他们发现了一件壮观的物品,一段巨大的仪式用阶梯,他经历了2500年依然挺立,是波斯波利斯最雄伟的景象之一。上面装饰着携带高贡品的臣民的浮雕雕像,大部分已经被掠夺破坏,而另一端同样巨大的阶梯,覆盖的土壤保护了浮雕,几乎与2400年前完成时一样。3000多个雕像中无一女性,在这阳性的世界里,千篇一律的重复,坦然无声,传递出恢弘与壮丽的威严。这些浮雕是现存最大的王朝艺术陈列馆。
阶梯浮雕的复位----1932年
当赫茨菲尔登爬到附近的制高点—仁慈峰,拍摄下面相连的照片时,他简直想象不出等待着发掘者们是怎样的财富,厚厚的墙壁表明它们是防御工事,门口和窗户勾勒出曾经豪华的房间,柱子再现出高大天花板下的大厅,然而要使这些2万块楔形文字土简、百柱大厅、多个大殿和壮丽的阶梯完全暴露出来,需要数年艰苦繁重的发掘工作,阶梯装饰和雕刻露出地面部分已遭破坏,留在地下部分依然完好。
1931年的波斯波利斯
地震使得觐见大殿的许多浮雕、石刻散落到地上
波斯宫殿的典型装饰,游牧民族的战神

复位
考古队招募了几百个村民,进行挖土和过滤工作,每天他们先唱一支歌,然后开工,日落收工。
1933年考古队结束了两年驻扎帐篷的生活,终于选择在后宫这个位置进行复原,再现了磨损的墙壁,并在柱座上安放了新的柱子和柱冠。
这里后来成为考古发掘的工作室,并进行鉴定,夜晚绘图员、建筑师局在一间挂着壁毯的房间,拿起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奏响四重奏,你来想象一下波斯波利斯的夜空飘荡着怎样的弦乐四重奏,巴哈还是海顿,人类的创造力汇集在一起,那是个怎样的凝重?!
这里现在用于展示考古发现的生活用具和小石雕,门框进一步复原为波斯波利斯特征,各种石雕图案的石材门框。那一日,导游把我们安置在此,她去购买咖啡饮用,我们以为这里是休息区,拍照嬉戏,耽误了太多时间。怎知这里的故事?怎知这里是复原的效果?
我在门外看到一个西方游客在伊朗导游的引导下,欣赏地面上尚存的凹陷的柱体基坐,他用英文讲解这个建筑的故事……整理旅行图文的时候,方才觉悟那一刻看到的景象。
从考古证据分析这些建筑群,并非国王常用的寝宫,而是每年用来进行庆典活动的场所,如同雅典卫城。然而,美国学者施密特不满足于这样的解释,他在寻找一个城市,波斯波利斯发掘出来的2000多块书板传达了这样的信息。1937年施密特驾驶着太太送给的礼物—一架飞机,开始进行空中勘测,这是通往发现的飞行航线。他们在伊朗境内到处飞行,这是第一次对伊朗大规模仔细筹划的空中考察,南部的波斯波利斯、北部的德黑兰、西部的萨珊王朝。从空中俯瞰伊朗的古迹状况,人为破坏的痕迹令考古学家吃惊与心痛。
1942年二次世界大战,波斯波利斯的考古发掘被迫中断。
磁力---30年后的素描图
1963年,告别波斯波利斯考古发掘30年之后,这一座古迹再次支配了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的德国建筑师克雷夫特的想象力,他根据当年与赫茨菲尔德一起工作的经历,以及后继者考古发掘的成果,绘制了一系列详细的建筑复原图。
后来者根据原始复原图,进一步完成立体效果。
60年代,为迎接波斯帝国2500年大典,伊朗再次启动考古修复计划
1971年,世界目睹了伊朗在波斯波利斯为纪念波斯帝国2500周年而举行的庆典活动。受邀参加的有世界各国领导人,包括美国副总统,伊朗国王巴列维率三军祭奠居鲁士大帝陵墓,并在波斯波利斯举行游行和阅兵,伊朗人模仿古人的骑兵和战船,列队通过波斯波利斯的观礼台。国王的领导下,石油收入被用于实现一个野心勃勃的现代化方案之中,其目标是到2l世纪实现伊朗的现代化转变,并建立世界第五大军事强国。
